使用不同類型的涂料進行配套涂裝,發揮和道涂層的特性和作用,可以提高涂層的質量。但如果涂料配套品種選擇不當,即使兩種自身性能都很優異的涂料,在配套使用時,也會出現許多弊病(如附著力不良、咬底等),不能達到預想的涂裝效果。所以在設計多道涂層時,必須重點考慮涂層之間的配套性。
涂料及輔助材料配套使用注意事項。稀釋劑、固化劑等輔助材料必須與使用的涂料品種相配套,不可隨意相互串用。多層涂裝時,如各道涂層的涂料品種不同,所配套的稀釋劑等輔助材料也可能不同。
油性涂料,酯膠、酚醛、醇酸類調和漆及其他長油度基料所制氧化干燥涂料,由于耐強溶劑的能力不強,均不宜作為硝基、過氯乙烯、聚氨酯漆、聚酯、環氧漆、丙烯酸漆等類涂料的底層漆,否則后面所列各類涂料中所含的強溶劑會將底漆層咬起。
含有耐溶劑性差的產料的涂料,不宜作底層漆,因為上層涂料特別是含有強溶劑的涂料,涂裝后會將底涂層內的顏料溶解出來,產生滲色現象。
瀝青漆組成復雜,與其他涂料的差異較大,不能很好的融合、結合,所以與其他類型的涂料配套使用將會導致涂料的層間附著力不好,一般不宜相互配套。過氯乙烯漆與環氧漆、硝基漆等類涂料的結合力不好,必須與同類涂料或與醇酸漆、聚氨酯漆等類涂料配套。
涂層之間的收縮性、堅硬性和光滑性等一定要協調、相適應,切忌差距太大,否則會發生龜裂、早期脫落現象。例如,聚氨酯漆已完全固化,表面堅硬光滑,甚至有含硅流平增滑劑浮于涂層表面,必須進行打磨后方可涂裝,否則會產生附著力差或涂膜發白等缺陷。
涂層由底→面所用涂料的細度,一般遵循由粗→細的原則,可獲得好的層間附著力和表面裝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