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涂料通常呈現液體狀態,有一定粘度,經刷、噴、淋、輥等不同的涂飾方法涂布于器物表面之后,有的是在大氣常溫條件下,有的是在加熱狀態下……由液態轉變成固態,這種化學和物理變化過程,稱為涂層的干燥過程。
涂料的各類繁多,根據目前常用涂料的種類、特性,其成膜方式各有不同。現大體分以下四類。
(一)溶劑揮發型涂料
如蟲膠漆、硝基漆、過氯乙烯漆、纖維素漆等都是依靠溶劑揮發干燥而形成漆,分子結構無變化,是物理變化過程。但在溶劑揮發時,影響干燥速度的因素主要有:
溶劑的組成(配比):溶劑是幾種溶劑和助劑的混合物。一般來說,組成中要考慮揮發速度與成膜后的漆膜質量。組成中,胝沸點溶劑多,則揮發速度太快,易造成漆膜針孔、發白、流平性差等弊病。若中、高沸點溶劑多,雖能使涂層流平均勻,無針孔,發白,但溶劑揮發速度緩慢,易使漆膜流掛、干燥時間增長、占用場地等。所以溶劑的組成中,低沸點溶與中、高沸點溶劑必須適當搭配,考慮其揮發速度與成膜質量。
溶劑在成膜物質中的釋放性:同一種溶劑用于硝基漆與過氯乙烯漆時會有不同的揮發速度,硝基漆的揮發速度比過氯乙烯漆快。這是硝基漆對溶劑的釋放性好,溶劑能在數十分鐘時間內,以同一速度完全揮發,使漆膜干燥。耐過氯乙烯漆對溶劑的釋放性就差,成膜中的溶劑需要2-3小時才達到完全揮發耐使漆膜干熾。這是因為溶劑在成膜物質中揮發較慢,特別揮發到后期,溶劑很難穿越涂層,致使揮發速度緩慢。
施工場地的溫度:揮發性漆的溶劑揮發速度與溫度高低有關,溫度高,揮發速度快,漆膜干燥也快,溫度低則相反。施工場地的環境溫度不宜過高,一般在20℃±5℃為宜。施工場地的空氣溫度過高,對溶劑的揮發速度有不良影響,從而漆膜干燥變慢,并使漆膜出現發白現象。
(二)氧化-聚合型涂料
這類涂料含有干性油或以改性的干性油為成膜物質,是在常溫條件下進行干燥,接觸空氣,經氧化而聚合成膜。例如清油、厚漆、酯膠漆、酚醛漆、醇酸漆等。影響這類涂料干燥的因素主要有:少料成分中油與樹脂的類型、油度,催干劑的類型,用量以及溫濕度的高低等。
(三)烘烤聚合型涂料
這類涂料必須經過一定的溫度烘烤,才有使成膜物質發生交聯固化。例如氨基漆、有機硅漆等。每種涂料都有一定的烘烤溫度,不可隨意升高或降低。否則,對漆膜質量有影響。例如氨基磁漆,超過150℃長時間烘烤會使漆膜變色、發脆、耐久性能降低。烘烤溫度過低達不到要求溫度,漆膜就不能完全固化,影響漆膜耐水性、附著力等性能。
(四)固化劑固化型涂料
這類涂料是依靠固化劑中的活性基團與成膜物質中的官能團發生交聯固化。例如聚氨酯漆、丙烯酸漆等。因此,這類漆是多組份分裝,在使用時按比例隨用隨配,用多少配多少,需在規定時間內用完,以免報廢。
本文由重慶科冠涂料有限公司整理供稿!